English

教育出版腾飞可期

1999-10-29 来源:光明日报 李人凡 我有话说

一个出版界的“幽灵”,正在中国大地上徘徊。

这个“幽灵”,就是中国的教育出版社。

对这个“幽灵”,人们起则小视它:“不入流”,“不起眼”、“吃祖宗饭,赚子孙钱”;继则鄙薄它:“暴发户”、“土财主”、“财大气粗,有钱没地位”;今则刮目相看:“黑马”、“生力军”、“金牌得主,获奖大户”……

人眼是秤。事实无须多辩。

中国的教育出版社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凭着自身开拓进取的精神,走过了开创期、发展期,迎来了第一次创业的辉煌,迅速跃上了出版行业的潮头。以第二、第三、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获奖的数量统计为例,人们不难看到全国教育社的长足进步:

届次获奖总数教育社占总数之比

获奖数

二921314%

三1091614%

四1483220%

其中第四届的全国12个荣誉奖,教育社占了41%,40个正式奖,教育社占了20%,96个提名奖,教育社占了20%。

再从获奖的学术专著、系列丛书、大部头、豪华本来看,教育社的声威更不可小看。其中计有:《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3卷;《外国教育通史》1卷;《中外教育比较史纲》3卷(山东);《中国教育通史》8卷;《科学家谈物理丛书》29本(湖南);《宗白华全集》4卷(安徽);《屠格涅夫全集》12卷;《中国漫画书系》18卷;《王朝闻文集》22卷(河北);《楚学文库》14卷;《尔雅诂林》6卷(湖北);《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30卷;《汉字研究新视野丛书》4卷;《中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研究报告》3卷(广西);《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朱自清全集》12卷,《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鲁迅研究书系》15卷(陕西);《蔡元培全集》18卷(浙江);《季羡林文集》24卷;《中国教育魂》(江西);《教育大辞典》2卷(上海);《蔡元培年谱长编》4卷(人教)等等,林林总总,美不胜收。

诚然,获奖不是出版的全部价值,但是获奖却显示了教育出版社的实力。这些精品书无疑是中国出版物的一道亮丽风景。

然而,从深层次来考察,教育出版社要实现二次创业,走向再度辉煌,仍然存在不少近忧远患。

忧患之一,“浮躁症”。一提素质教育,各家出版社蜂拥而上,一时间,冠以“素质教育”的各色资料书铺天盖地,似乎以前出的书都没有“素质”,只有冠上“素质”才是货真价实的素质。然而认真一翻,不对了,全都是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的“素质教育读物”。这种跟风吹、一吹倒的出版心态,不得真髓、只讲皮毛的“素质教育”,只能是自欺欺人又误人子弟的伪劣产品。实际上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个理想目标,一个优化过程,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那种“素质教育是个筐,五花八门往里装”的作法,只能是对素质教育资源的破坏性开发。

忧患之二,“近视症”。这主要表现在对学术著作的组稿、出版上。仗着手中的几个钱,动辄跟专家学者说:我们不怕赔,拿来,我出!一味地催促学者,较劲地追逐学术,似乎原创性的学术著作是吹泡泡,只要出版的魔杖一指,奇迹就会产生。这种近视的眼光,急功近利的出版行为,已经引发了泡沫学术的不良后果。本来是5至10年才能脱稿的专著,本来是穷一辈子之功才能出道的大家,经不起出版社左催右逼,更经不起市场经济的巨大诱惑,三下五除二就快速推出,其结果自然是快速短寿。这几年开始出现的学术思想滑坡、学风建设失范、学术水准下降的颓势,出版界难诿其过。

忧患之三,“偏瘫症”。教育社的人员、选题、利润三大结构严重失调,过份依赖教材教辅已为大家严重关注。教育社的管理水平、营销技能、营销网络不适应学术著作、一般图书的销售,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当前教育出版正面临二度创业的调整期。教育产业化推动下的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个性化、终身化给教育出版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无限的商机。教育社要把握机遇,首先应该把握自己。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出版素质教育图书的人员应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出版社的社长、总编、编辑们要深入教学、教研第一线,了解新情况,研究新课题,总结新经验,学习新理论,推出新图书。从只关注自身眼前的利益,只研究当前的局部发展,转变到实施跨越式的高素质创新发展模式上,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关注我国教育事业和教育出版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更自觉意识的层面上提升教育出版的现代理念。

当务之急,教育出版要尽快摆脱精品学术出版资源的相对短缺和低水平教辅出版的大量浪费,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特别要把握新教材编写、出版的契机,强化学术意识,健全学术规范,发展学术个性,开展学术对话,催生学术流派,开拓学术空间,出成果,出学理,出大家。当我们都能自觉地从教辅状态进入到学术状态,从单纯追求短期赢利进入到自觉追求长远发展,从只满足于几个获奖品种进入到建构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的精品群,苟如此,教育出版的质的飞跃就计日可期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